本月的讀書會,又是個收穫滿滿的美好夜晚~
用晚餐之前,我們意外的發現,在這個檯燈下拍照,會變成小天使,於是乎…
大家都輪流坐在這天使光環下拍照…
晚餐的時刻到了~
每每看到這樣一桌滿滿的菜~
心中對媽媽的感謝之意總是這般如此的強烈~
媽~~謝謝您,您辛苦了!我愛您!❤。◕‿◕。❤
用過晚餐,在彥宸導讀之前,先來段兒童讀經時間吧~~^^
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
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
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是的,今晚我們一同研讀的是--老子道德經 若水章第八
道德經,共八十一章,
若水章,是我最喜歡的章節。
為什麼說喜歡呢?
我想,是因為「水」和我們的關係是如此密不可分,貼近生活,不可或缺…
而人體又有70%是水做成的吧!
「道本無言」,因為「道 」是無形無相,
但如果不用言語來言道,又該如何表達「道」之存在?
在宇宙天地之間的奧妙,也只能借物來講道。
老子卓越高超的智慧,以「水」來譬喻「道」,真的,一點也不為過。
說到「水德」近「道」,水之善德何其多…
在此~小妹將其整理如下:
一、水無色:指的是「無我」的意思。
二、水無臭:指的是「無私」的意思。
三、水無味:指的是「無欲」的意思。
因為水之性-無我、無私、無欲,故盡其性以利萬物,所以又說水「無爭」;
因為水是無色、無臭、無味的液體,所以它的性質、形狀、功用近乎「道」。
四、水靜則平、水動則低:水一靜下來,馬上就不會再變動;水一動起來,馬上就會往低處流。
反觀我們自身,這好比我們的「自性」,當我們遭遇到任何橫逆、挫折的同時,
是否…都能學習像水的特性一樣不會輕易改變我們的心性?!
而當我們一動時,要記得像水一樣往低的地方跑,不邀功,不攀高,要謙虛。
端看現今社會,很多人一動就想爭名奪利,是否…我們更該引以為戒!?
「水往低處流」是「水」特有之「美德」,不與萬物爭高下。虛懷若谷,謙讓成性。
是否…我們更該懂得效法水的精神?學習水的低下謙讓!?
同時,「水」有水平跟沉澱作用。因為水平原理,水一靜則平靜;
而「沉澱」就是一直放下,水再濁、再髒,馬上就會沉澱,所以任何污垢,它都能夠全部放下。
五、上善若水:水之善並非學來的,它乃是順由「水性」自然而出;
所以,中庸言「率性之謂道」,可見率性而為,自然的流露,才是「真善」;
故「水之善」在老子的心目中稱為「上善」。
六、水能常清:因為水能常清,故「清」是「水」的本體;
水能時時刻刻保持原有之清靜;不會改變動搖其本性;同時也能「不住於物」。
反觀我們自身,是否…也能學習像水一般,
雖處在現實生活的逆境當中,也能勇往直前,精進不懈怠,不受環境影響而有所遷絆!?
七、水能相融:同類一混即合,融五味~香、甜、苦、辣、五色不排斥,
不管是五色五味,只要同類一混即合,不管是多香、多臭、多濁、多髒,水一定能相融不排斥,
試問~我們「人」可有這般的雅量?
不知大家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~~
當我們喜歡一個人時,總會覺得,只要是他(她)的,
一切都是美好,哪怕是他(她)放出來的屁都是香的!
反之,當我們討厭一個人時,就算他(她)是真心付出,
我們都會覺得是否他(她)是有其目的才會這麼做!
看看水之德性,它的包容力,它的沒有分別心;
這豈是一般常人所能及,我只能說,要學習的地方…真的還太多!
八、水能隨器,隨遇而安:水因為沒有自我的定位,所以放在圓形容器裡,它是圓的;
放在扁形的,就是扁的;放在方形的,就是方的…所以水能隨遇而安。
可能有人會問:那世界各地的水災,又是為何?
試想,現今社會上的種種天災,是否…也都皆是人類的不當使用而造成!?
是人心的不正,不是天理不順。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,人要慎用它;
以自性慎用它,那就是佛;不以自性慎用之,就會變成魔。
同樣是自性,可是心昧或心迷的時候,就不能明自性,「識神用事常造業」;
是否…我們要常見自性,常明心見性。
九、柔情似水,柔能克剛,柔弱勝剛強:世上最硬的鑽石,其切割的工具,卻唯有水刀。
這是在告訴我們,要學習水的柔軟,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大多是吃軟不吃硬;
舉例來說:假設今天我們希望我們的家人可以早一點回家…
是否說:「親愛的~我覺得我一個人待在家,我好孤單…」
比起說:「你就不能早一點回家?!」更能打動他(她)呢?!
同時,水性具有三態變化:氣、液、固,
遇熱上升為氣體、平常是液體、遇冷則變固體;
但重要的是,其水性不變,其原由是我們所查不出來的,
所以~水雖是如此平易近人,其道理卻是深不可識!
整理至此,的確…我們不足的、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好多好多,
所幸,我們每一天都離不開水,水就像經典一般、善知識一樣;
每一天都在展現其德性,這樣示現給我們看,
雖然它總是無聲的默默的不斷付出,
但相信只要我們用心體會,認真落實,用心學習;
漸漸的,一定能明白「水」要告訴我們的生活哲學,人生道理。
身為「人」,如果失去「水」,我們都不能活;
是否…藉由每天的用水,飲水…當中
時時反觀自身,如果有一天,當我們也失去其最重要的「本性」「良心」,
沒有了這顆「良善」的心,我們是否也就會活的像「行屍走肉」一般呢?!
要時時刻刻保持這顆「道心」、這份「良善」的確不容易,
所以,記得一定要「三不離」,不離佛堂,不離經典,不離善知識,
未來的人生路,能見度是這樣的低,你我都沒有所謂的「神通」,
所以都無法想像,十年後,二十年後…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,
唯有,把握住每一個當下,做那當下最好的自己;
「君子不器」,在情場、職場、道場這人生三場中,
不要限制住自我的定位,人生不設限,每個人都是濳力無窮,
要勇敢嘗試,不停學習,每一個人的人生過程,不管是處在哪個生命階段,
難道不就是這樣一直不斷的學習嗎?活到老,學到老~可不是?!
這篇若水章,對我而言,可說是超級有感~
在此,和我的好朋友們一同分享,共勉~
加油!明天一定要比今天更好喔!^^V